環境微生物學之興有賴基礎創新
給水體投以除碳(有機碳)、除氮菌株,正成為一項消除水體富營養化的可行技術措施;給土壤添加除油(礦物油)菌株,已成為一項成熟的修復油污土壤的技術措施……經過20余年的發展,以微生物手段治理污染環境,已從環境微生物學的專著和教材上,逐漸走到環境修復應用中來。
然而,對比這一領域的發達國家,我國生物修復技術的有效利用還有待進一步突破。中科院微生物所副所長、微生物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劉雙江指出:“他們的技術研究手段、監測手段比我們多,評估評價機制相對成熟。環境修復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,要靠環境微生物學科的發展;而環境微生物學科的發展,有賴于該學科基礎的開拓和創新。” 環境修復微生物菌劑的培養和篩選,是環境微生物學發展的第一關。劉雙江把菌種選育工作比作“技術+運氣”共同作用的結晶:“從一個環境中提取最有效的菌種,需要不小的工作量,需要一定的技術,還需要有一定的運氣。” 劉雙江指出,目前研究用菌株有兩個獲得途徑:一是通過在專門的實驗室進行菌種篩選,另一個靠的則是共享。“環境微生物基礎研究本就有獲取環境微生物資源的屬性。”他呼吁建立類似于“環境微生物菌種庫”的微生物資源庫,通過一定的共享機制,有條件地滿足科研需要。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在微生物資源共享方面并不吝嗇。劉雙江說:“一些大學、研究機構借用我們的菌種去做小試等研究,一般人家說要,我們就給了。”他希望在明確權利和責任的共享機制下,能有更多的單位參與到資源庫的建立中。 科技部也就環境微生物資源建庫的建立作著嘗試和努力。目前,中科院微生物所、南京農業大學、中科院成都生物所、農業部成都沼科所、廣東省微生物所等單位收集、篩選了幾千株環境微生物菌種資源,可以降解不同污染物,特別是可以降解農藥、多氯聯苯、高分子量多環芳烴、氯代芳烴、硝基芳烴、染料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(POPs),為研發生產環境修復菌劑,提供了寶貴的微生物資源。 “我們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,至少要知道它有沒有徹底降解?微生物的中間產物有沒有毒性?不光要能修復,還要能說出為什么,至少要讓公眾對這種技術放心。”劉雙江認為,對微生物在環境中降解機理的研究,是認知環境生物技術的“必經之路”。 劉雙江說,隨著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,研究降解機理的新技術、新方法也層出不窮,這些幫助人們對微生物降解了解得更多更深入。“比方說微生物對某些有機物的降解,以前我們僅僅知道對它的降解途徑是從A到B,從B到C。現在利用新技術,我們就可以知道從A到B的過程中酶是怎么催化的,是哪個基因起的作用,怎么改良能夠提高效率。” 劉雙江目前正在進行微生物趨化的研究,探究微生物對目標物質的遠離和趨近機理。這項研究可能將會促進微生物對污染物的“主動進攻”。 另外,面對越來越多復合污染的威脅,更需要徹底搞清微生物的代謝機理。劉雙江指出,對復合污染物的處理,有時需要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,有時需要微生物和動植物修復技術聯用。多種生物的生長、代謝影響著它們的共存環境,了解各種微生物的降解機制,才能根據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生產需求,人為地創造更適宜的條件,使它們共存共贏。 如今,環境微生物學在生物修復、資源利用、廢水處理等應用方面正發揮巨大作用,顯示了它具有無可比擬的生產潛力。 據環境微生物專業委員會報告稱,污染物降解菌在環境治理工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,它在污染物降解的專一性、降解活性的強度和持久性方面,比以往的生化處理工藝占有更多優勢。我國環境微生物學工作者在石油、印染廢水等持久性潛在有機污染物(POPs)的微生物處理方面成果豐碩;生物制革、生物制漿和生物漂白等清潔生產新工藝已進入中試階段;填埋場的垃圾滲濾液的處理也取得重大進展。 “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,最大的成本是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。”劉雙江指出,現階段國家倡導“綠色經濟”、“零污染排放”、“美麗國家”,正是認清了環境問題的嚴峻性。諸如微生物手段等綠色環保技術和工藝,應該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企業中去,國家也應在經濟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。 另外,政府應將環境保護理念在經濟建設中扎根。劉雙江認為,政府可以采用各種手段,倡導環境保護,推進環保產業的發展。 “環境微生物學的基礎研究正在蓬勃開展,許多技術已取得了長足進步。我們也都希望這些研究成果能夠用到實處。”劉雙江說。呼吁建立環境微生物資源共享庫
探究降解機理:知然后善用
希望研究成果用到實處
相關資訊
我要評論: | |
---|---|
內 容: | |
驗證碼: | (內容最多500個漢字,1000個字符) 看不清?! |
請注意: |
|
1.尊重網上道德,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,不發表攻擊性言論。 2.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。 3.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。 |
同類文章排行
- 戶外運動必備裝備
- 徒步后處理腿痛的方法
- 春季如何緩解花粉過敏
- 踏青注意事項
- 雨天出行小竅門
- 戶外防雷擊,務必要做到這10點
- 戶外徒步有技巧,減少疲憊
- 出行時天氣變化的一些征兆
- 容易被忽視的危險運動習慣
- 戶外徒步飲水要少量多次
最新資訊文章
- 東莞凈康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換證審核
- Diercon東莞凈康已取得多項國家專利
- Diercon東莞凈康獲得美國專利
- Diercon東莞凈康-WQA 證書
- Diercon東莞凈康-高新技術產品 具有反沖洗功能的凈水器
- Diercon東莞凈康-高新技術產品 單兵戰術凈水器
- Diercon東莞凈康-涉水衛生許可批件
- ISO9001: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(TUV SUD)
- 高新技術企業--東莞凈康環保科技
- 東莞凈康榮獲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認證
您的瀏覽歷史

共有-條評論【我要評論】